打窝子,有的地方也叫打塘窝、做窝。特别是野钓环境复杂,能否快速持久地引鱼入窝,成了直接影响钓获的关键,也是野钓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 一、窝料的选择 鲫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常见的窝子料有:大米、小米、麸皮、菜子饼、豆饼、鱼塘颗粒、小鸡饲料等等。 窝子的配制应该遵循“实虚兼备”的原则,即在窝子料中要有粗一些的颗粒让鱼儿有的吃,又要有细粉状的诱饵让鲫鱼想吃又很费力,这样进入窝子的鱼就会不愿离去,可以更好地聚鱼、留鱼。大家常用的曲酒泡小米的方法则更简便易行。具体做法是:选用曲酒为首选用酒,如果没有曲酒,也可改用其他的低度酒。把小米装入塑料瓶中,倒入曲酒直至没过小米,然后拧上盖子密封保存。有的钓友在曲酒泡小米的时候,往往喜欢加入丁香、山奈、麝香等中药材,个人认为应该适量,不能添加的太多。 二、做窝 窝子的大小、窝点的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可事先选择好几个不同的钓位,分别做上不同的窝子。在大水面钓鲫鱼,做的窝子要相对集中一些。 打窝子可以采取手抛或者用打窝器,使用打窝器则比较有优势,一是使窝子料打的更加集中、紧凑;二是可以做到精准定位;三是用诱饵入水声音小,不易惊鱼;四是一次打窝或者补窝的诱饵用量固定。用手抛窝子的时候,由于窝料在空中沿抛物线运动后入水,即使进入水中还受惯性影响继续前行。我们在手抛窝子的时候要有一段“提前量”。通常控制在离窝点半米左右让诱饵入水,以便保证使诱饵更加接近钓点。 三、发窝 一般窝子做好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窝子发起来。发窝的时间快慢与季节、水温、鱼情等有很大关系,早春和初冬的时候发窝子的时间比较慢,夏季窝子发的比较快。如果发现窝子范围内的水面有鱼星泛起,说明已经有鱼进入窝子开始觅食了,这时正是下竿的最好时机。如果窝子做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鱼儿光顾,则说明附近鱼儿稀少应及时更换钓点。 四、补窝 当钓点的窝子发了以后,基本可以频频上鱼。但是钓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上鱼速度减慢,上鱼间隔时间逐渐拉长,说明窝子里的鱼越来越少了。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补窝。补窝子的时候要做到“勤补少量”。不像刚开始做窝的时候用量较大,但是要勤补窝子,一旦窝子重新恢复生机,就可以安心继续垂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