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鱼并不难钓,那浮游水表的白鲦和翘嘴鲌;银白、味美、为数众多的鲫鱼;栖息沙石、河底的鲇鱼和黄颡;常在中下层游弋的草鱼和红眼鱼;颇受人们青睐的鲳鱼和黄河鲤,不时被钓鱼人提上岸来。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后,上游的鱼下不来,下游水少鱼稀,加上网捕、电打、药炸等现象时有发生,黄河里的鱼几乎成了凤毛麟角,除非有高超的对策和钓技,否则是很难有所收获。本人认为,要想在黄河有所收获,解决好下面的四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 七佳选位
“黄河斗水,泥沙其七”,是造成历史上水患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的关键所在。四年前,小浪底工程蓄水发电后,大量泥沙被拦滞下沉,河水由“混泥汤”变成了浅黄色,除了排沙放水的日子外,基本上是清澈的。浅水处一眼见底,激流处汹涌澎湃,排沙时黄烟翻滚,鱼儿很难正常活动。在不利于鱼儿生活的时间和地点下钩,其效果可想而知。从实践来看,下列钓点是上佳之选:
一是岸边起伏曲折和水流拐弯处形成的小湾——那里水深可达1.5~2米,流速缓慢,适合鱼类活动。食物也较多,常有冲下来的树枝、杂草、昆虫和其它漂浮物,是鱼儿栖息、觅食的场所。
二是拦洪坝头——这是人工修建的石坝,从岸边斜伸水中,急流被阻出现许多漩涡,也是鱼儿逗留藏身之处,在此处钓鲇常常得手,有时还有黄鳝吞钩。
三是石砾集中的地方——由于泥沙冲刷,黄河里不少河段有很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河卵石,鱼儿在石边和间隙中躲急流、找食物,在这儿下钩一般不会空手而归。
四是桥墩或其他标志物旁边——此处常有鱼儿停留,有可能会把饵钩直接送到鱼儿的嘴边。有人曾在大桥墩东头(水从西向东流)钓到鲤、鲇、鲫等鱼。
五是进水口——黄河沿岸有一些支流、小川、排水沟,其水位往往随主航道涨落。鱼儿有逆流而上的习性,在进水口和沟边垂钓,常常收获可观。有一次,我在一水库流入黄河的沟口,连续钓获20多尾鲫鱼和红眼鱼,还亲自看到主航道退水时,几个“蓬头稚子”从沟里泥沙中逮住几条来不及游走的大鲇鱼。
六是水域较宽、流速较缓的河滩——那儿水不太深,用抛竿远投会有鱼上钩(但水中石头多的地方容易挂钩),近岸水太浅,用手竿钓不到鱼。
七是河床中的水坑——这些水坑是急流冲击形成的洼地或流水改道后留下的“一泓清泉”,除黄河涨水时与主航道连成一体外,平时像河滩中的“池塘”,碧水涟漪、水草丛生、鹭立蛙鸣、生机勃勃,鱼儿在里面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处往往是捕捞者的首选目标,但一般只能钓到一些小型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