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线要适当。首先就脑线合理承载力问题打个比喻:象腿装于猪身太笨;猪腿装于象身又负担不起大象的体重。选择脑线的粗细,应根据鱼体的大小,鱼的活跃程度而定,根据不同的季节而定。一般来讲鱼的索饵旺季,用中硬调性的鱼竿,脑线的承受力应略大于或等于鱼体重量的4倍。这其中既考虑到了结节后脑线受力的损耗和鱼的挣扎力,又考虑到了抬竿的暴发力。比如钓0.25千克的大鲫鱼,用0.4号脑线(直径0.114毫米,结节强度1.1千克)就可以了;如果是水很深,鱼的挣扎力度很强,用到0.6号脑线(线径0.148毫米)也就很保险了。高手比赛时,有时用线更细。鱼儿在不同的季节,随着水温的变化,活跃程度也不同。比如在北京的早春或初冬,鱼已不活跃,上钩后,基本不挣扎,线就可以适当用细些。在春、夏、夏秋交替的季节,鱼的体质很好,很活跃,脑线粗些也不太影响鱼索饵,钓鲫鱼用到0.8号脑线也无妨。“小钩细线好钓鱼”这句话哲理很深,是钓鱼行家多年总结的经验。当细绝不粗,可过细过粗都无益。这里再提醒某些钓友,有时不是您用的脑线不结实,问题出在前面提到的绑钓、结节时,您的脑线是否受伤。再好的线一受伤也会完蛋。 (2)脑线拉力一般不应超过主线。脑线应具有对线组的保护作用,即脑线应细于主线且不应强于主线。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废话,可如果您不注意,碰到钩挂底或挂带鱼体时,脑线不能发挥“舍己救人”的作用,就会丢失主线,浮漂。
(3)把脑线捆绑鱼钩的作用重提,是要再度引起您对绑钩问题的足够重视。
(4)连接鱼钩与线组的作用是希望您把脑线与线组上的八字环或快速别针连接时,一定要小心、细心,不要伤及脑线。钓不好鱼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些小节上
(5)脑线做为传递鱼索饵信号的第一媒介,这一功用被许多钓友忽视。实践证明,脑线的粗细、长短都与鱼的索饵及索饵信号的传递有着直接的关系。只不过因为鱼的索饵过程是在水下发生,不是被忽视就是被看得很神秘。先就脑线的粗细而言,事实可以证明,在同一套线组上,在铅坠、浮漂、鱼钩、鱼饵、水深等等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脑线越细、越软、浮漂上所显示的索饵信号就越明显,中鱼率越高(断脑线且不管),这是因为,脑线越细,在水中的阻力越小,鱼吸饵入口就越容易。因为阻力小,中间损失的摩擦力、阻力就越少,瞬间传递至铅坠的加速度就越大越快,铅波动的幅度大且快,浮漂的动作当然明显准确。这是个复杂的物理学问题,且不多谈。这里只不过想告诉您,在能承担起鱼体拉力、重力的前提下,脑线还是细些为好。但您千万别走极端,在鱼索饵索极旺时,脑线过细不一定是好事,粗一点的脑线也自有其功效,您慢慢体会吧。
(6)脑线的长度,亦是许多钓友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从最早日本台湾钓手使用的35~50厘米长的脑线,至现在普遍使用的15~20厘米长度,到底多长为好呢?笔者认为应视鱼情而定。以钓大鲫鱼为例,通常使用的双脑线长度在不考虑钩距的情况下,应为15~25厘米。如果钓浮或快鱼,脑线可在20厘米以内,短则不应短于15厘米;鱼慢钓底则可以适当长些。钓鲤草等大中型鱼儿,脑线则应再长些,一般长度在25~30厘米就可以了。这里再给您几点参考意见:一是脑线不宜过短。因为脑线的下摆过程既是一个诱鱼的过程,亦是一个鱼追饵索饵的过程,这一下摆过程中生口鱼吸饵入口是您抬竿的最佳时机。二是长一点的脑线亦可增强脑线的拉力,但脑线过长即会增加双脑线的缠绕机会,影响线组的灵敏度,三是根据您的个人经验,找出钓不同的鱼种、鎳價在不同的鱼情下脑线长短的规律,确定您常钓鱼种脑线的长度。基本相同的鱼情(用同一种钩),您的脑线长短应一致,这样您用起来会很方便,不需因脑线长短不一再去移动浮漂。四是有条件的情况下,您可以根据实际鱼况,相对精确地确定您的脑线长度。方法是:在整条线组其他部分全部确定好后,先绑一幅长一点的脑线施钓,并在这副脑线上做依次减短实验,钓20分钟,剪短一厘米,记下每一时段的中鱼情况,找出最佳的脑线长度。这样做您看是否科学呢。 脑线的长短、粗细是依鱼情而定的,既有规律可循,又无死规矩,想钓好鱼,就需要也值得您下点功夫。
(7)用脑线判断鱼的索饵状态。许多钓友可能觉得奇怪,可您回想一下,在垂钓过程中,突然鱼索饵信号减弱中断,这时把脑线换细;浮漂就又有明显的动作了。这里建议您做个实验。首先确定好垂钓所用的全部组合,并按所钓鱼情调好浮漂,找好水深,再准备好几副同样鱼钓、同等钩距、同等长度,只线径粗细不同的脑线的钩组,由粗至细更换钩组用等同的时间开始施钓。这时您会发现:显示在浮漂标示杆上的信号幅度和中鱼率会有明显差异。在其中您会找出最合理最理想的组合。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鱼索饵的状况亦不相同,只需更换不同粗细的脑线,就可以解决您困惑许久的问题。
(8)绑好的钩,挂在脑线板上(亦称钩板或钩挂),谁都会,可这其中仍有学问。首先在挂钩之前应将双钩脑线分开各自独立,捋直再分别挂到脑线板上,这样可以减少垂钓时双钩的缠绕机率。挂钩时脑线绷直即可。不可过分拉伸,影响脑线的弹性。起鱼出水后,持竿之手不要松;大臂高举的同时要稳,将鱼牵至护口时另一只手挡住脑线(不是抓),同时将鱼稳在护口;举竿之手用竿力配合,挡脑线之手将钩住鱼的鱼钩找准卸鱼器的位置,压脑线使鱼入护,脑线毫发无损。再好的脑线,也经不起生拉硬拽,通过竿体和主线整体的弹性泄力,脑线就不会受伤了。要掌握其中的要领,还需您多多练习,细心领悟。